
大众网记者 蒋甜 青岛报道红海优配
自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擘画城市发展蓝图以来,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一手抓重大交通工程攻坚突破,一手抓民生实事精准落地,在推进市政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的进程中,既跑出了城市路网迭代的“青岛速度”,又传递了民生保障的“青岛温度”,实现城市功能品质与市民出行幸福感的同步提升。
重大工程攻坚提速,城市路网骨架持续完善
今年以来,青岛紧扣“畅通骨干路网、激活交通微循环”的建设思路,集中力量推进89个市政道路项目建设,一批关乎城市空间格局优化的重点工程取得标志性进展。其中,双山隧道项目已正式拉开建设序幕,400余名建设者奋战一线——目前北侧桩基施工已全面启动;10月10日华仁立交改造工程开工,按照规划,项目将于2026年下半年实现高架桥部分通车,2027年上半年完成隧道全线通车;作为东岸城区“四纵五横”快速路网的关键组成部分,唐山路快速路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,届时将填补跨海大桥高架路与仙山高架路之间近10公里的快速路空白,高效串联重庆高架路与青银高速红海优配,进一步提升区域通行效率。
世界级工程胶州湾第二隧道的建设同样“按下快进键”,“双节”假期期间,1500余名建设者坚守岗位推进施工。截至目前,隧道整体开挖进度已超65%,建设团队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刷新海底隧道工程建设纪录。与此同时,崂山区枣山东路、城阳区周村路、西海岸新区民和街南延等13条道路已顺利建成通车,青岛正逐步构建起“以高快速路和主干路为骨架、以次干路及支路为补充”的多层次路网体系。

民生实事精准落地,市民出行体验显著提升
在全力推进重大交通工程的同时,青岛始终聚焦群众出行中的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将民生关怀融入市政建设的每一个细节。今年计划建设的5处立体人行过街设施中红海优配,崂山区劲松七路合肥路小学天桥、东海东路麦岛路地道东侧及南侧通道已建成投用,有效保障了学生上下学及市民过街安全;山东路鞍山路西吴家村站地道暗挖工程已完成20%,双山隧道及南延配套工程还将在福州北路新增2座人行天桥,进一步织密行人安全通行网络。

针对城市“停车难”这一民生痛点,青岛持续加大停车位供给力度,累计新建停车位16.6万个,数量位居山东省首位。其中,山东路-鞍山路(东北象限)智慧停车场已正式投入运营,该项目通过科学划分临时停车位与包月停车位比例、开通24小时云客服通道等举措,精准匹配周边居民、上班族等不同群体的停车需求,运营首月停车饱和度便超过60%,切实缓解了区域停车压力。

下一步,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继续联合各区市、各项目建设单位,加快推进市政道路建设,全力构建“快速成网、节点立体、主干改善、次支贯通”的现代化市政路网体系,以更优质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果,持续优化市民出行体验,为青岛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股指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